首页

冰时代踩踏

时间:2025-05-29 18:39:54 作者:传统戏曲在台湾的传承发展 浏览量:24733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传统戏曲在台湾的传承发展

  新华社台北5月28日电(记者李建华、李悦)由台湾“豫剧王子”刘建华和台湾豫剧团当家花旦萧扬玲领衔主演的武侠大戏《锦衣》日前在高雄演出,演员华丽的唱腔、电影特效的武戏设计、融合当代美学与多媒体的视听感受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

  台湾豫剧团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这部创新作品受到观众欢迎,演出门票早早售罄。记者看到,演出吸引不少年轻观众前来。一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说:“几个独白展现演员嗓音的长处,武打很好看,戏服和布景设计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巧思。”还有一位女性观众说:“舞台技术和灯光的结合让画面非常丰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编剧刘建帼介绍,“梦境”这一元素贯穿整出戏,梦境、回忆与现实不断交错,最后界限逐渐模糊,让观众置身虚实交错的奇妙时空。

  这场演出是正在进行的2025台湾戏曲艺术节的一部分。该艺术节于4月11日启动,将持续至6月8日,这期间将上演包括《锦衣》、秀琴歌剧团的《内台演活戏》在内的11部戏曲剧目。

  豫剧从河南传入台湾已逾70年,经融合在地人文风情后形成了特有的“台湾梆子”风格。除豫剧外,京剧、客家戏、布袋戏、歌仔戏等传统戏曲,在台湾也有不少观众,联结着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体现着中华文化在台湾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目前台湾有戏曲学院、“中国文化大学”等开设传统戏曲课程,其中台湾戏曲学院设有歌仔戏、客家戏、京剧系等6个专业科系,并采用12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为业界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传统戏曲在台湾也面临传承创新的问题。业界通过加强与大陆同行交流合作,推动戏曲进校园、户外汇演、创新舞台设计等方式,在巩固传统“票友”的同时,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喜爱传统戏曲文化。

  由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戏曲专家、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剧既保存了昆曲的古典美学,又加入现代舞台剧的创新元素,目前已在全世界巡回上演逾20年、超500场,观看总人数达80多万人次。

  每年,台湾传统艺术中心都举办系列活动,以培养新的观众群和接班人才。例如“驻团演训计划——育成联合展演”扶持民间剧团培育青年习艺生;民间戏曲剧艺联演以外台戏形式,让传统戏曲重返居民日常生活;“传艺Go Young校园巡演”推动传统艺术向下扎根,接轨新世代。

  近年来,台湾戏曲界愈发注重创新,不少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歌仔戏团明华园戏剧总团以经典剧目《韩湘子》与《冥战录》为蓝本,制作出适用于“元宇宙”平台的数字音乐视频;由台湾京剧名角李宝春领衔的新编京剧《知己》以京昆合鸣形式编创,融入现代剧场手法,将皮黄的板腔体与昆曲的曲牌体巧妙融合。

  台北大稻埕戏苑近期举办的青年戏曲艺术节上,众多年轻演员集中亮相,为观众奉献了12场精彩戏曲演出,涵盖歌仔戏、掌中戏等,展现了新世代的创意与功底,也为传统戏曲注入新鲜血液。不少剧目融合现代美学设计、故事逻辑与演出编排,通过青年演员的演绎展现戏曲的生命力。

  继高雄站之后,豫剧《锦衣》将于6月7日至8日在台中演出。台湾豫剧团艺术总监、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的王海玲说,自己也在戏里客串角色,该剧集合老中青三代,成为豫剧传承的生动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台湾传统戏曲的根脉,也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深深扎根其中,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守正创新,就能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从先后设立11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到部署开展三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从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到明确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国持续探索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路径,推进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相结合,与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服务大市场机遇。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多样的文化适应和小型工具的发展,反映出当时古人类对斑块化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和潜在的迁徙互动。本项研究所提供的柳江人新的年代数据,将为今后更多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现代人人群动态、行为适应等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完)

中国与格鲁吉亚互免签证协定将于5月28日生效

牵山连海的区位优势和畅通高效的通道优势,使连云港中欧班列成为国内国际外贸企业进出口货物的重要物流通道选择,在带动长三角外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飘洋过海”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国家的国际货物在连云港集聚中转。

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方面当日披露,上海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暨2.0版实施方案,标明了知识产权系统本年度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力争通过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上海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合作共赢!南极航空科考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

2023年4月,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通过权威机构“碳中和”认证,成为截至目前中国最早、唯一一个通过自身储备碳汇实现“碳中和”的数据中心,也是中国国内首个实现真正零碳排放的“零碳数据中心”。

相关资讯
留学生看中国电商:网购方便省力 人工智能会“读心术”

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各地要以“防风险”为目标,逐步扩大监测范围,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监测的基础上,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对象,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满两年的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等更多有潜在困难或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分层管理、动态监测。要积极拓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内容,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增加核对数据项;进一步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模块,增设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劳动意愿以及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等标签,强化相关数据运用;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医疗支出、就学、残疾等预警指标,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要按照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结果反馈的工作流程,及时将低收入人口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产业帮扶等需求信息推送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反馈救助帮扶信息,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帮扶链”的闭环管理机制。

热门资讯